【投资者说】后悔卖丢茅台从此十二年重仓一只股

周密:90年代牛市入市顺风顺水随后熊市又恐惧销户(马子骄张龙凯)

http://tv.cntv.cn/video/C11348/b9be2b09c8b6403a850291519102bae3

【导语】今天的投资者说我们介绍的女士是一名投资史长达25年的老股民。她1992年入市,刚入市时就体验过一轮牛市行情,但不久就坐了电梯。随后,她还做了一段时间法人股交易员,有过一段从业经历。一起来听听她的故事。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气候十分宜人。在一处办公楼下,有一群人正趁着午间休市的空隙,围在一起踢毽子。其中的这位女士名叫周密,她是一位1992年入市的投资者。25年前,周密是一位老师。当时她学校中有一位同事炒股赚了钱,在这位同事的带动下,一批年轻教师也跟着入市,周密就是其中之一。

周密北京投资者

然后我们就想开账户。他说开账户保证金很高,当时要六万块钱。然后我们就说,肯定拿不出这么多钱来,只能在他的账户上,说我们拿点钱搁你那账户上,你已经开了嘛,我们也信任他,让他(钱)放在他账户上,但是决策我们自己来试试嘛。那就搁了两千多块钱。

当时,带周密入市的老师买的是老八股之一的爱使股份。这只股票在90年代初,价格曾一度突破500元,股价经常大起大落,波动性很大。

周密北京投资者

波动很大,很快就到29,29我们说,要不要过了30再卖呢?后来想想已经挣很多了,那点钱对我们来说已经觉得收益巨大。29就抛了,然后过了几天又到21了,到21呢我们就又买了一次,然后又到29我们又卖了一次。我们就觉得这个好像可以复制。当时想法非常单纯,其实连爱使股份是做什么的,公司在哪儿,它盈利怎么样,什么都不管,就是一个符号在那里交易。

周密第一次炒股就赚钱了,两三轮下来就赚了好几个月的工资,这样的赚钱速度让她十分动心。周密觉得,还把钱放在别人账户里炒股始终不是个办法,无论如何也得开一个属于自己的账户。

周密北京投资者

3万块钱就能开,然后我跟我妈说,这好不容易啊,人家都要6万开,我3万就能开啦,我妈就借我3万就去开户。开户完了以后就开始认真地去做。这时候呢,就是有半年的美好时光,那半年挣了1万。我就想,这种所有人挣钱如果顺利的话,他都会顺风顺水自己也往那个方面去想,然后我就想,我挣10万的时候,我工作就辞职,我专心做这个。那时候想得也很幼稚。

1992年正逢牛市,上证指数从386点涨到了1993年2月的1558点,随后震荡下行。1993年下半年后开始加速下跌,到1994年最低跌到了325点。周密在这途中完全坐了趟“过山车”,她赚的那1万块钱很快就还给了市场。

周密北京投资者

剩大概100多块钱的盈利,那是因为我割肉割得非常坚决,再晚一分钟可能就是负的了。当时吓坏了,已经不分价格,只要能卖出去就赶紧卖出去。其实也没多少钱,很快就成交了。成交了以后出来一看,还剩30100多块钱。

当时股价暴跌的那种恐惧感给她留下了深刻印象。这次暴跌过后,周密原本打算就此离开股市,但紧接着一个证券业的从业机会摆在了她面前。

周密北京投资者

有一个朋友他做证券,他来这儿给我们家拜年,一块儿吃饭然后就觉得,他也埋怨这市场里头我现在搞证券想招人,居然没有人懂股票。就是见了好多小年轻,没有人懂股票,他说这都没法用,招不着人,然后我妈就顺水推舟告诉他,我会点股票,因为我毕竟实战过。挣挣挣挣,然后赔赔赔赔,这也算是一种经历。

90年代,股票市场除了沪深两家交易所之外,国家还建立了“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和“中国证券交易系统”两个网络交易系统,试点法人股的流通交易。而周密的工作就是去“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做交易员。当时的周密和沪深交易所的交易员一样,穿着马甲在交易所里打单报价。

周密北京投资者

我都没有正规学过会计,但是我看得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这个很有用。后来价值投资之所以能做出来,就是往价值投资那方面走,是因为看得懂报表,所以至少能看得懂一些公司的情况。然后跟踪,都需要这些工具嘛。

周密:在新华百货上小试价值投资因担心市场回调弄丢茅台(马子骄张龙凯)

http://tv.cntv.cn/video/C11348/035212af7abb477985241b55ae798419

【导语】周密在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做交易员的经历让她学了不少投资的知识。后来她的投资故事又是怎样的呢?继续来看。

这里是北京工人体育场,熟悉足球朋友的都知道,这里是北京国安队的主场地。但在90年代,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的交易所也曾设在这里,就在体育场的这片看台下面。周密当年就在这里做了好几年的交易员。一直到1999年,国内证券柜台交易泛滥,各地交易所层出不穷,证监会为了防控风险,开始清理整顿。全国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也在这时候停止了交易。有过之前做交易员的经历,再加上这几年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周密有了一笔数额可观的启动资金,她开始研究更深的方法。

周密北京投资者

大概是1998年、1999年吧,就看到关于价值投资的新鲜东西。我从报纸上、从杂志上看过,也看过书,之前我看的都是有关于技术指标的书。我们家现在阳台上还有十几二十本,都捆好了扔那儿,得有十几年没看。就说当时以前只有提供做技术指标的书,那我当学问去研究可不就买这些书,然后那里面怎么说的,我就怎么试。试了不灵,问题是不灵,不灵怎么办呢?到最后遇到有介绍巴菲特的书,我就看到了还有文章什么的有那么一个印象:价值投资的印象。然后发现他们很重视业绩,很重视公司的基本面,然后我慢慢往这上头靠的时候,我就觉得这是对的。

周密重返股市后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投资标的。她经过一番研究与筛选,最终挑选的第一个价值投资标的是新华百货。

周密北京投资者

当时新华百货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大家都不重视的,但是它业绩很好,能排到前十位里头去。买了一个重仓,然后真的就涨起来了。

新华百货在当时业绩稳定,现金流好,分红也比较大方。1999年年底到2001年6月,新华百货从9元多涨到21元,周密也是在这段时间内赚钱的。不过她在21元的时候没卖出去,后来跌回到十七八元的时候卖了,总收益约70%。不过因为是重仓买的一只股票,这笔收益的绝对值并不低,她也第一次尝到了价值投资的甜头。2001年卖了新华百货没过多久,贵州茅台就上市了,当时的周密和很多价值投资者一样关注到了这家公司,她甚至在二十多元的价位买到过贵州茅台,在今天看来可以说是一个历史最低价。但可惜的是,她没能拿住这只股票。

周密北京投资者

我们大户室有一个阿姨是做酒的,她说茅台太牛了,说我们去买茅台酒,都要提前多长时间给他打过去钱,然后排队一个月,甚至三个月然后才能领到酒。你说这样的公司怎么能不挣钱呢?为什么聊起茅台,就因为茅台上市了嘛,然后一想,哟,这么好啊,这是好公司啊,就是梦寐以求的公司啊。我要做就做这样的公司,但是我没去做实业啊,但是这样的公司应该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它能(让人)排着队交钱。然后我就买了。买了以后到了2003年,那时候有一段时间大熊市,所有的股都在往下跌就茅台一枝独秀,涨起来了。从二十多涨到了三十一二吧。然后我当时的思维还是波段啊,还是这种希望它卖了以后回调,觉得它涨得太猛了。它确实涨猛了,其他股都在跌就它一枝独秀,这种情况下我就受不了了,就觉得卖了吧。我全仓全卖了,全卖了就等着30以下买回,就是这么一个想法,它就没跌到30以下。

周密:十二年重仓一只股利用震荡市将底仓成本归零(马子骄张龙凯)

http://tv.cntv.cn/video/C11348/fb0429b8d4d94b2e8f1210fb08957733

【导语】周密卖丢了茅台,她说要找到一只比茅台还要好的股票,她最终找到了吗?继续来看她的故事。

经历过贵州茅台踏空之后,周密的投资变得无比谨慎。她觉得大牛股一定得重仓长期持有才能有不俗的收益。然而,市场中的股票数以千计,要找到比茅台更好,并且还没有上涨的公司谈何容易?这时候,另一家名为航天信息的公司进入了周密的视野。这家公司的主业是为国家税控系统研发软件与配套设备,因此它的市场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周密北京投资者

当时我觉得航天信息从它公司的经营范围、主要经营的业务来看,我觉得是不可复制的,别人也是不可替代的。然后有很多东西就是,它的业绩和当时的市盈率,就是别人的市盈率可能都是20 30 40 50倍以上,它的业绩和价格比的话就是市盈率才10倍左右,就刚上市的时候。然后我就特别关注,因为我觉得这个好像太低估了,但当然最后研究的成果是,它确实那一年的业绩突发增长。它一年做了十年客户的收集量。

周密一开始也只是轻仓位试水航天信息,到后来随着自己越来越了解这家公司,她逐渐加仓,将大部分仓位都买在这只股票上。周密打算在航天信息上试验一下所谓的价值投资长期持有到底是什么效果,因此在2007年的那波牛市中坐了一轮电梯。持有时间一长,她发现在没有大行情的时候,航天信息的股价总是在16至26元区间内震荡盘整,震荡市特别地长。何不利用这个性质做一些高抛低吸的交易呢?

周密北京投资者

因为知道它这种性格,就特别慢,但是又不能重蹈茅台的覆辙,绝对不重仓卖。我比如说18块8买了一笔,那我可以19块8卖了,但19块8如果跌下来的时候,我就看那盘大概要是跌得够可以的,不管是19块3还是19块1还是19以下,我再把那1000(股)买回来。买回来以后呢,如果涨了,比如说涨了1块我再给它卖了,但是仅限于这1000股。

周密把每一笔交易都看成是一次单独的买卖,并且用笔记本仔细记录下这笔交易的卖出计划,她的底仓十多年都没有动过。就这样坚持小仓位高抛低吸,再加上中途公司的分红送转,六年后周密的持股成本就已经归零,到后来甚至变成了负值。这种情况下,哪怕股票有一天跌到只剩下一块钱,周密的收益都是正的。

周密北京投资者

就这一次的高买低卖,它就得用很长时间的利润去弥补它。所以以前就是说,三笔挣的不够一笔赔的,确实是这样。因为赔的时候总是赔大的,挣的时候总是挣小的。

2015年大牛市来临,航天信息突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大涨,两三个月内股价就突破了100元。这一次,周密感受到的并不是获得巨大收益的喜悦,而是对泡沫积累的担忧。当股价突破30多元时,她高抛低吸的那部分仓位就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涨到后来她开始逐步减仓,当股价达到100元左右时她已经清仓离场。这是她十二年以来第一次清仓航天信息。

周密北京投资者

火热到什么程度呢?好些不懂股票的人就来开融资融券账户,就是市场一疯狂然后再看航天信息,没有说公司有什么突发变化、突发增长,它每年增长一些很正常,但是它没有像股价增长那么快。然后理智告诉我就是得慢慢卖,一点一点卖,因为我不知道它会冲多高。因为有一句名言,市场的贪婪是没法预测的。

results matching ""

    No results matching ""